要讓一段中文成功抓住韓國人的眼球,不是只把字翻成韓文那麼簡單,這裡講的是一門藝術,不是單純的語言轉換,而是把原本的語感、文化味、甚至行銷力一起「包裝起來」送到韓國讀者面前,中文翻譯韓文,怎麼翻得讓人願意看下去、點進去、甚至買單,關鍵在「翻譯的策略」而不是「字詞的對應」。
韓國人看中文內容,最在意的不是詞彙精準,而是整段話的流暢度和語氣是否自然,舉例來說,如果把中文的「本公司致力於提供最佳解決方案」硬翻成直白的韓文,很可能讓讀者覺得老派又生硬,不如轉成一種親切又專業的說法,像是「저희는
고객 맞춤형 솔루션을 제공합니다(我們提供客製化的解決方案)」,語氣就溫和許多,商業味也不那麼強,反而更容易被接受。
另外一個重點是文化上的理解,中文裡常出現成語或比喻,如果照搬到韓文,可能會變得莫名其妙,像是「未雨綢繆」這種詞,如果直翻,韓國人不太能感受到那層意思,要嘛就找出類似概念的韓國語句,像是「미리
대비하다(事先準備)」,要嘛就重新換句話說,保留那份小心準備的氛圍,文化背景不同,理解角度自然不一樣,翻譯要讓人秒懂,而不是停下來猜。
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細節,就是韓國對「說話方式」的敏感度,韓文裡非常注重禮貌等級,不同情境下該用敬語、半語、還是更正式的格式,差別很大,中文的語氣比較中性,但一旦翻成韓文,就必須針對對象和平台做調整,是給年輕人看的?語氣可以輕一點,是官方文件?那就得加上敬語,這種調整看起來是小事,其實就是決定你有沒有被「信任」的一步。
要吸引韓國人的注意,也不能忽略標題和開場,韓國網路文化對於「吸睛開頭」有非常高的期待,標題不夠有力,文章直接被滑掉也不奇怪,像中文很喜歡用「你不可不知道」這種說法,如果直翻過去不夠有感,不如轉成韓式熱搜語感,比如「지금
안 보면 후회할 정보!(現在不看會後悔的資訊!)」,抓住節奏才是重點。
在商業文本或品牌內容上,韓國消費者其實也滿講究情感連結,他們喜歡有故事、有畫面感的敘述方式,如果中文原文太理性,那翻譯時不妨加一點畫面轉換或情緒鋪陳,讓語言活起來,不是硬加情緒,而是讓整段話看起來像「有人在跟你說話」,而不是「你在讀一篇翻譯」。
還有就是不要低估韓國對細節的觀察力,語法對、拼字準,只是基本盤,真正打動人心的是:這段話有沒有把對的訊息、在對的語氣裡,用對的語言包好,中文翻譯成韓文,是個再創作的過程,要的不是翻出意思,而是翻出吸引力。
說穿了,能不能吸引韓國人的注意,不只靠語言本身,而是你翻譯的角度有沒有站在對方立場,如果一段中文翻譯韓文能讓對方覺得:「這好像就是為我寫的」,那你就成功了,這樣的翻譯,才是真正的藝術。
文章來源: https://www.translations-kr.com/houguan-korean-detailed.aspx?id=3073
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
中文翻譯韓文的藝術:如何吸引韓國的注意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